怎样的商标才能叫人过目不忘?

联系我们

  • 宿迁德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怎样的商标才能叫人过目不忘?

怎样的商标才能叫人过目不忘?

作者:宿迁德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2-06-05 08:25:22

企业注册商标是对品牌的作用十分大的,商标是与别家商业主体提供的服务及商品区分开来的最好标志,具有明显的辨识功能。那么怎样的商标才能叫人过目不忘呢?

1、笔画简单我们可以看到,凡是一些大品牌的商标都是笔画非常简单的。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基本上不会去主动去记忆我们的商标,所以说我们要想能够让他们过目不忘,就必须要在笔画上尽量的简洁,便于人们进行记忆,提高我们产品的销量。

2、寓意深刻有些商标乍看之下很普通,但是如果你能够仔细的观察他的话,你就能够发现它背后深刻的寓意。我们在设计商标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单纯以它的美观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这个商标,而是要看它背后的寓意是否深刻,看它背后所代表的理念是否符合我们的企业价值观,是否符合我们的产品内涵。如果设计简洁、寓意有深刻的话,那它就是一个好的商标。

3、别具一格世界上有这么多产品,这些产品的背后有这么多商家,每一个商家都会有自己的商标,这就造成了一些企业的商标泯然于大众的现象。这些商标和大部分商标的设计是相似的,无法让人明晰的与其他商标分离开来。所以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与其他商标雷同,要创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商标。

4、实用百搭一个好的商标必然是需要实用百搭的。我们设计商标的目的就是要运用于各种场合,比如说在门店的牌面上,在活动的策划海报上,甚至是在一面墙体的广告上。如果我们的商标设计,不管是从形状还是从颜色上来说都较为突兀,那么对于我们日常活动的展开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互联网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版权保护带来新挑战。例如,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网络侵权频发、网络侵权主体信息难以确定等问题。本文作者认为,要化解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难题,需要对新的法律关系、新问题等进行梳理,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网络出版逐渐在出版领域异军突起,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比如,平板电脑、移动手机等成为内容传播的新载体,进一步催生了纸质出版物的数字化演变。毋庸置疑,数字出版具有系列优势,比如携带方便、更新快捷、检索查询简易、阅读效率高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版权保护带来系列挑战,比如,传统意义上的版权保护从理念上和侵权模式上都出现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到著作权法律规则的适用问题等。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大环境下,要全方位加强传统领域的版权保护,需要对这些新问题、新现象的法律关系进行梳理,以便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新技术带来新挑战,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领域的版权保护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以网络出版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成为版权侵权的重灾区。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著作权人享有包括发表权、复制权、署名权等多项财产权和人身权属性。在传统出版领域中,对这些权利的保障和监督是可以预期和监督的,因为只要控制了出版源头和传播市场就可以做到有效防范。网络出版则不同,因为载体的数字化和网络的虚拟化,版权人无法控制作品的传播和复制,甚至在自己被侵权后都无法查清侵权作品的真正源头,这就给很多不法网络出版商以可乘之机。

其次,对网络出版主体进行审查难度较大。在我国,从事传统出版业的主体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但对于网络出版者而言,审查难度较大,原因如下:其一,很多综合性的网站的主业并非专业网络出版者,他们往往利用兼职的身份从事这项业务,这给审查带来难度;其二,很多不法网站利用“P2P”技术作为幌子,宣扬盗版资源来源于网民,网站并未存储这些内容,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其三,不法网站将服务器设在海外以逃避检查。

再次,不少网络出版者缺乏社会责任感。较传统出版业而言,网络出版缺乏行之有效的内容审核机制,很多不法网络出版商为了牟取暴利或其他非法企图,将充斥着不实信息、侵犯他人人格权和商誉的信息、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违反社会善良风俗的信息、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信息肆意在网络上传播。这些有害信息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而且侵犯了其他人合法权益,危害了国家安全和稳定。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避风港原则”,这一规则主旨在于鼓励互联网产业发展。然而,“避风港原则”却被很多不法网站经营者滥用。比如,不少非法网站利用所谓“他人”上传他人版权作品进行牟利,再利用“避风港原则”进行免责抗辩,逃避法律责任。被侵权人在事后很难举证,很难查清那些没有实名注册的“上传人”的具体身份信息。

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在“互联网”时代,滥用“避风港原则”实施侵权行为的方式主要表现在:注册小号,以虚拟人上传资源的方式,避免网站承担内容提供商的责任;以鼓励、奖励、唆使等方式教唆网民上传非法资源,网站利用“避风港原则”抗辩直接责任;以虚假的P2P模式,利用自建域外网站非法资源,提供深度链接侵犯他人版权等。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希望能最大程度弥补传统版权保护法律空缺。不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侵权形态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法院等相关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法律现有规定来灵活应对。笔者认为,对网络侵权的认定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准确判断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范畴。首先,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前提是已经公开发表。网络背景下的公开发表,既包括在媒体发表、发表后的转发,也包括在自媒体平台上的发表,以及由权利人上传至自己的公开网络空间。不过,电子邮件、点对点的文件传送,或者由权利人注明不得转载或使用的字样,不在公开发表范畴之内。

其次,合理使用不得侵犯版权人的人身权。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作品被篡改的可能大大增加,包括标题的修改、内容的歪曲删减、作者署名的篡改、配图等歪曲修改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著作权法中所称的作品完整性,不仅指内容,还应包括标题等可能影响作品品质和性质的主要部分。

最后,网络点评、评论、转引等情况应属于合理使用范围。转引与转载不同,转引是典型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我国著作权法明文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可以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见,网络点评原文而转引的法律性质源自法律的明文授权,而转载则更多地来自网民相互分享的精神。

为进一步减轻社会负担,促进专利创造保护,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停征、免征和调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37号)精神,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于2018年8月1日起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现公告如下:

一、停征专利收费(国内部分)中的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著录事项变更费(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委托关系的变更),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收费(国际阶段部分)中的传送费。对于缴费期限届满日在2018年7月31日(含)前的上述费用,应按现行规定缴纳。

二、对符合《专利收费减缴办法》(财税〔2016〕78号)有关条件的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专利年费的减缴期限由自授权当年起6年内,延长至10年内。对于2018年7月31日(含)前已准予减缴的专利,作如下处理:处于授权当年起6年内的,年费减缴期限延长至第10年;处于授权当年起7-9年的,自下一年度起继续减缴年费直至10年;处于授权当年起10年及10年以上的,不再减缴年费。

三、对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期限届满前(已提交答复意见的除外)主动申请撤回的,可以请求退还50%的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根据上述调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费用减缴请求书、意见陈述书(关于费用)等请求类表格作了修改,新版表格将于2018年8月1日起正式启用,旧版表格同时停用。

商标不可忽视你的美,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它的作用:1、企业注册商标,是入驻如天猫等商城的必要条件。2、企业注册商标,保护了企业商标不受侵犯,保护了品牌的价值不受盗取。3、企业注册商标,品牌建立的基础,是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根本。

4、企业注册商标,可以抢占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形成一种自有的品牌形象。5、企业注册商标,是办理质量检查,卫生检查所具备的条件。6、企业注册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转让(投资),可以抵押,许可使用,创造收益,还可以继承。商标不可忽视你的美,注册商标,让自己的商标有法律的保护,有效防止他人的不正当竞争。

目前,许多公司在注册商标时遇到了麻烦。一方面,他们想让公司的商标与众不同,他们想符合公司的定位和业务。然而,要把这一思想贯彻好并不容易。此外,并非所有商标都能成功注册,因此有必要首先查询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商标名称查询与分析可以提高注册成功率。为了减少大家在宿迁商标注册上的麻烦,编辑将给大家带来一些法的要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与公司匹配的商标名称。

商标注册名称一直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积累商誉的有力工具。但实际上,也有商家将“搭便车”的明星、电影角色名等注册为商标Jordan、007、哈利·波特这些我们熟悉的名字已经成为“感兴趣的人”的目标。11月11日,随着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商标权授权确认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些行为将受到严格限制。根据《商标法》第十条款第(八)项的规定,“危害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商标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申请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领域的公众人物姓名注册为商标,属于前款所称的“其他不利影响”。

因此,根据《商标法》,上述公众人物的名称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在现实生活中,电影明星、体育明星的名字被企业注册为商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于这方面的争议,《规定》第二十条明确,当事人主张商标损害其名称权。有关公众认为商标是指自然人的,容易认为标有商标的商品是由自然人许可的或者与自然人有特定联系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商标损害了自然人的姓名权提醒:《规定》第十三条还明确,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因素,认定争议商标的使用是否足以使有关公众认为与驰名商标有相当程度的联系,从而误导公众,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


 

版权所有:宿迁德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QQ/微信:1766534168